新闻中心
中国加工番茄行业必须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的格局转变
来源:www.66083797.com 发布时间:2012-6-20 浏览次数:
对于中国加工番茄行业来说,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供求重归平衡、价格走出低谷,并不意味着“黎明”已经来临。正处于行业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加工番茄行业,单一依赖出口的销售格局不可持续,必须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的格局转变。
如今的国内加工番茄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期:伴随全球供需关系从2008年之前的略微紧张转变成2009年的严重失衡,国际番茄酱价格从1200美元/吨的高位急挫至600-700美元/吨,最低甚至到达500美元/吨,致使90%产量出口的国内番茄酱加工企业全线亏损。
http://www.lheeduosi.com/news/retr7u6.htm
在价格杠杆的指引下,全球番茄酱主产国的产量逐年下降。根据申银万国公布的研究报告,以业内公认的番茄制品定价产生地意大利为例,2009至2011年,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意大利番茄加工量分别为575万吨、508万吨和495万吨;2012年预计加工量为450万吨,相比2011年产季下降9.1%。同时,近五年来,世界加工番茄制品的消费量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恒定增长,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这一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5%以上。
但市场自发推动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国际番茄酱价格从1200美元/吨到500美元/吨的暴跌,2010年全球番茄加工量从2009年的4232万吨下降至3743万吨,下降幅度超过11%。不过,这一大幅下降的态势只持续了一年,相比2010年,2011年全球番茄加工量下降幅度不足千分之一。申银万国行业研究报告进一步推算,2012年,全球番茄加工产量至少要下降6%以上,才能使行业供需关系重归平衡。
“这(下降幅度)很难达到,因为农业的种植惯性比一般行业大很多,尤其是在种植方式仍以小农分散种植为主的中国。”中粮屯河董秘蒋学工坦言自己的忧虑。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力推动加工番茄行业从产量严重过剩的泥淖中走出来。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这个外力就是“限产”。
相关新闻
- 2017-5-15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物流运作绿色...
- 2016-11-17上海到鄂尔多斯物流使企业的运营...
- 2016-11-7双十一物流冰火两重天
- 2016-10-8切实减轻企业物流成本,缓解企业...
- 2016-10-7共建物流平台系统的行业盛会







